先进制程芯片要对华禁售,成熟制程芯片不让买,中美芯片真要断链?
先进制程芯片要对华禁售,成熟制程芯片不让买,中美芯片真要断链?
作者:航标
来源:IT精选
据彭博社报道,即将卸任的拜登政府正酝酿一项“激进”计划:将对GPU实施全球性管控,以竭力遏制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进展,该计划可能很快公布。 知情人士透露,该管控方案将全球分为三大阵营。第一阵营囊括美国及其17个盟友,如德国、荷兰、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等,这些地区的公司可自由部署算力,并可向美国政府申请全面许可,将芯片部署在世界其他多数地区的数据中心,但要求部署在第一阵营外的算力占比不得超过四分之一,部署在第二阵营的算力占比不得超过7%,并需严格遵守美国的安全标准。 大多数国家被归入第二阵营,在2025年-2027年,年度最高GPU配额为5万张,以后会逐步提高。若通过VEU资质的申请,则可额外获取更多配额。 第三阵营属于要严格管控禁止采购GPU的对象,中国作为美国的重点关注对象自然位列其中,此外还包括俄罗斯、伊朗等受美国武器禁运的国家,共计20余个。 另外,美国政府准备禁止某些强大的闭源大模型在特定国家和地区的部署。 频频打压,注定失败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迅猛崛起,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美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捍卫自身在关键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美国希望通过一系列贸易和技术限制措施,极力打压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对中国进口进行严厉管控。 如前所述的GPU全球管控,只不过是最近的一个动作。然而,拜登政府动作的密集程度还是让人感觉意外。因为就在不久前的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刚刚宣布了新的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将140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并对24种半导体制造设备和3种EDA工具实施了新的管制。 同时,BIS还对14家实体清单中的晶圆厂及研发中心增加了限制,进一步收紧了对包含美国技术的产品的采购。此外,BIS还对HBM实施了新的出口管制,限制独立HBM的出口。所有这些举措都指向两个目的:限制中国获得高端人工智能芯片,并遏制中国的先进芯片制造能力,以全力打压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实际上,美国如今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已近乎偏执。这已经是BIS连续第三年更新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美国曾在2022年和2023年先后发布过对华半导体管制规定。 而且,美国不仅限制中国采购先进制程芯片,还眼红中国成熟芯片的发展,并准备采取措施限制中国采购成熟芯片。12月26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宣布对中国成熟制程芯片发起301调查。该调查将重点关注中国的芯片政策对美国工业的影响,包括评估从国防到医疗设备等关键部门的漏洞,并调查中国对碳化硅衬底(半导体制造的关键组件)的控制情况。 该调查将为期一年,并计划于今年3月举办一次公开听证会。该调查的最终结果很大可能会促成对中国成熟制程芯片进口的限制措施。不过,到时做出最终决定的将是特朗普政府,届时特朗普是否支持还需看他的考虑。 美国对中国芯片发起一轮又一轮的限制和打压,不仅让中国企业无法获得最先进的芯片,同时对全球供应链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也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利益。比如,英伟达、英特尔、AMD在华营收占比迅速下滑,拜登政府最新的GPU管控政策传出传出后,英伟达等知名企业便明确表示反对。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在近日的采访中也表示,出口限制只是中国技术进步的“减速带”,不过是“拽中国衣服”,让中国“慢下来”,是“徒劳无功”之举。 中国芯片产业在打压中不断壮大 实际上,美国的打压并未如预期般遏制中国的发展,反而激发了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决心。 一方面,中国集成电路出口持续增长。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前11个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总额达1.03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0.3%。另一方面,在高端芯片的研发和生产制造方面,中国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在GPU领域,华为的昇腾已具备与上一代英伟达GPU主流芯片相当的实力。在AISC AI芯片领域,中国有寒武纪、中昊芯英等选择。而在CPU方面,飞腾、龙芯、华为、海光等公司的CPU产品已能在绝大多数场景下实现对英特尔、AMD芯片的替代。在移动端,华为麒麟芯片的突破更是让美国人至今困惑不已。 在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光刻机方面,中国也取得了突破。比如,在中科院主导下首台国产EUV光源工程样机已经正式落地,这标志着中国在高端光刻机的核心组成部分——光源系统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而在中低端光刻机方面,上海微电子已经实现了90nm设备的量产,28nmDUV光刻机已步入了客户认证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美国的制裁中国也发起了反击,宣布对镓、锗、锑等关键矿物实施出口禁令。2024年12月3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严格控制对美出口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等相关两用物项,并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同时实施更为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 中国并不畏惧美国的限购。正是美国的限购政策坚定了我们独立自主的决心,促使我们更快地提升了芯片设计和制造能力。虽然在性能上我们还无法与最先进的芯片相媲美,但时间在我们这一边。 “打不倒我们的最终都会让我们更加强大”,盾构机、空间站等领域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了中国人的实力和决心。芯片产业同样如此,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