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三、超聚变、联想,谁可能挑战服务器“一哥”浪潮?
新华三、超聚变、联想,谁可能挑战服务器“一哥”浪潮?
作者:航标
来源:IT精选
3月29日,浪潮信息(以下简称浪潮)发布2024年度财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47.67亿元,同比激增74.24%,创历史新高。这份成绩单不仅巩固了其中国服务器市场老大的江湖地位,更在全球市场展现出强劲竞争力。 算起来,浪潮做中国服务器市场“老大”已经很多年了,“中国服务器市场第一,全球服务器市场老二”也是大家普遍认可的说法。然而,服务器市场竞争激烈也是有目共睹,在浪潮业绩高歌猛进背后,新华三、联想、超聚变等厂商的步步紧逼,叠加供应链安全隐忧,使得浪潮的龙头地位面临多重考验,市场竞争格局可能重新改写。 业绩大涨,领跑同行 先看浪潮2024年全年财报。财报显示,浪潮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47.67亿元,同比增加74.24%;归母净利润约22.92亿元,同比增加28.55%。 2024年浪潮不只是业绩高速增长,国际化也做得有声有色,海外业务大幅增长。根据财报,全年浪潮国内市场实现营收806.9亿元,同比增长43.26%;海外实现营收340.8亿元,同比增长256.98%。 浪潮的这个业绩在服务器行业也是非常亮眼的。根据IDC公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排名,排名第一到第五的厂商分别为:戴尔(7.2%)、超微(6.5%)、HPE(5.5%)、浪潮(5%)、联想(4.9%)。 戴尔财报显示,戴尔最近一个季度(2025财年第四季度)服务器和网络(财报中没有单列)收入66亿美元,增长37%。HPE 2025财年第一季度(截止到1月31日)财报显示,服务器业务营收为43亿美元,同比增长29%。而超微电脑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为56.7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6.65亿美元增长54.9%。 和浪潮的增长比较接近的是联想。根据联想2月份公布的2024/25 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包括服务器业务在内的ISG集团本季度营业额实现了60%的增长,营业额达到 39 亿美元,并且首次实现了扭亏为盈。 低利润率持续走低 浪潮的高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在技术上积累的领先优势,特别是在AI服务器方面。2023年以来,由于生成式AI爆发引爆了AI服务器市场,浪潮作为中国最大的AI服务器厂商自然从中受益。同时,浪潮长期坚持的联合客户共同设计制造的JDM模式,助力其赢得了不少互联网头部大客户的认可,有利于其巩固了目前的市场地位。 根据财报,浪潮2024 年前四大客户的销售额占公司收入比重分别为32%、22%、9%、9%,合计占总收入的72%。 不过,这种模式的不利之处也显而易见。客户过于集中提高了其业务风险。同时,面对大客户时的低议价能力也拖累了浪潮的整体利润率,使得浪潮的净利润一直在业内处于偏低的水平,再加上芯片采购成本的上涨,浪潮信息利润率有持续下滑的趋势。 根据财报,2024年浪潮信息全年销售毛利率仅为6.85%,较2023年进一步下滑3.19%,净利润率为2%。远低于同行6%(如戴尔、超微)左右的净利润率。当然,在毛利率仅6.85%的情况下,浪潮信息实现了2%的净利率,说明浪潮具有强大的费用管理能力,2024年浪潮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占营收比仅为1.67%,同比减少了45.45%。 供应链安全是严峻挑战 和利润率这个挑战相比,浪潮还有一个更严峻的挑战,这就是进入了美国商务部的实体名单。在美国商务部2025年3月26日发布的两份文件中,浪潮信息和宁畅等54家中国企业一起被列入了实体名单。 目前,浪潮主要依赖英特尔、AMD的服务器芯片和英伟达的AI服务器芯片。虽然在浪潮财报中没有具名,但几乎可以肯定前三大供货商是这三家。虽然列入实体名单并不意味着马上断供,但进入实体名单的企业在获取美国技术、产品和零部件方面将面临严格限制。浪潮如果继续采购英伟达、英特尔的芯片可能需要申请许可,一旦不被允许,很可能无法继续获取这些关键部件,导致生产中断。另外,由于进入实体名单,浪潮与英伟达、AMD、英特尔以后的合作可能将比较困难。 不过,浪潮此前也有芯片断供的经历,因此对此也不会完全没有准备。浪潮公司在年报中对此的回应是“该事件对公司的影响总体可控,各项业务稳步推进”。 从财报上看,浪潮有比较高的库存占比。其中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的同比增幅分别为49%、169%、58%,同比增加值分别为70.4亿元、19.49亿元、22.48亿元。更高的库存占比原因可能是订单积压需要的发货量增加,同时也不排除刻意增加采购以应对断供的风险的考虑。另外,国产信创市场还有巨大的空间可以开拓。 当然,无论如何,进入实体名单对浪潮业务肯定会带来影响,进而降低其市场占有率,甚至带来市场的重新洗牌。当初,华为被制裁后被迫剥离了x86服务器。 当前,在AI算力需求持续爆发、信创替代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服务器市场的竞赛已进入下半场。从竞争态势看,可以挑战浪潮地位的各服务器厂商的突围路径已然开始分化:新华三依托紫光集团的全栈技术布局构筑生态壁垒,超聚变凭借华为技术基因强化电信市场优势,联想则借力全球化渠道加速海外拓展,同时在突破国内互联网市场(如字节和阿里)。 浪潮能否维持领先地位,既取决于其供应链风险的化解能力,也考验着在利润率与市场规模之间的平衡智慧。这场围绕算力基础设施的"王座之争",或将引发中国科技产业格局的深层变革。 最后的问题是,谁最有可能挑战浪潮,是长期稳健发展的超聚变、新华三,还是正在高速增长的联想? |